【热门】小班教案模板合集8篇
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,时常需要编写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,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小班教案 篇1来源:
听觉是人的主要感官,人通过听觉去感知周围世界、感受周围世界、认识周围世界。小班年龄的孩子对周围世界充满无限的好奇,对他们来说,声音是美妙的,对能发出声音的东西更是好奇无比的。而且喜欢摆弄又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,对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会玩玩、试试、摸摸、看看,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就尤为感兴趣。因此小班幼儿通过听觉能很好地帮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。然而小班幼儿充满好奇、喜欢摆弄的年龄特点,让他们充满探究欲望,能更好地通过操作探索中去发现知识、获得知识。于是,我选择了两种不同的形式,区角分组活动及本次正式活动来组成主题的学习活动内容,让幼儿充分自主发现声音、探究声音。
活动目标:
1、通过玩玩说说,初步听辨及感知物体发出的声音的不同。
2、愿意大胆表达,有进一步探索声音的兴趣。
3、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。
4、发展幼儿的观察力、想象力。
活动准备:
各种瓶罐、各种物品(包括木制玩具、塑料玩具、蚕豆、赤豆、回形针、硬币、钮扣、纸、保鲜袋、棉花)。
一、辨别声音:
1、我们已经知道生活中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呢,现在请你们用小耳朵听一听,猜猜是什么声音?
(幻灯片:听声音并以图片验证是否正确)2、幼儿猜声音二、初步感知声音1、这么多好听的声音,施老师带来的好多瓶宝宝,他们有的能发出声音有的不能发出声音,你们能不能找到呢?你能把有声音的瓶宝宝找出来吗?
2、幼儿操作3、找到了吗?请把有声音的瓶子举起来,摇一摇。你们听见了什么?
4、为什么会有声音?
5、你们怎么知道这些瓶宝宝是有声音的?为什么不找后面的那些瓶子呢?
6、让我们再来听一听,来轻轻地摇3下,摇得快,摇得慢。
7、师小结:原来瓶子里有东西大多就能发出声音来。
三、让空瓶宝宝发声音
1、(请把有声音的瓶宝宝放在椅子下)有声音的瓶宝宝被我们找到了,还有一些没有声音的瓶宝宝也想发出声音来?想请你们帮忙。
幼儿操作交流:
1)我们来猜猜他的瓶子里放了什么?它发出什么声音?
2)摇一摇,听一听,验证3)你们的瓶宝宝发出的声音一样吗?怎么不一样?
(幼儿集体演示)
2、小结:原来不一样的材料放在瓶中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;东西放得多、少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。
3、施老师也放了一样东西在瓶子里,你们猜瓶子会发出声音来吗?(幼儿猜测并摇一摇)
4、打开验证并追问:明明里面是放东西的,怎么会没有声音的呢?"
5、总结: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瓶子里都有声音的,有些软软的、轻轻的东西会发出很轻很轻的声音,所以我们听不见。
四、延伸活动:
老师把瓶宝宝和材料放在区角里,宝宝在游戏的时候去玩,看看你还会发现什么秘密。
教学反思:
活动一开始,采用多媒体教具,把幼儿带入了奇妙的声音世界,让幼儿听一听,猜一猜,一下子把幼儿各种感官调动了起来,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。视觉听觉的完美结合,促进了幼儿的思维的发展。
环节二中是给幼儿初步感知声音的环节,孩子们摇一摇、听一听,寻找有声音的瓶子的举动和我预料中的一样,幼儿非常积极主动,孩子在自主探索和游戏中也得出了结论,瓶子里有东西才会有声音;没有东西就不会有声音。此结论是由幼儿自主探索得出更易幼儿接受。
环节三中是幼儿再次感知声音的环节,幼儿想办法"给空瓶子发出声音"。然而幼儿在完成后,把原先的瓶子也拿出来摇一摇,因此在介绍自己"想了什么方法让空瓶子发出声音"的时候,比较混淆。如果采用试教时候"给有声音及没有声音的瓶子贴上不同颜色标签"这样的环节的话,在交流过程中,幼儿会清楚的知道哪个是自己制作的有声音的瓶宝宝了,就能更加理解"不同的东西放在瓶子中,会发出不同的声音"。在提升的环节中,猜"放入了棉花的瓶子是否有声音"再次让幼儿兴奋不已,达到了活动的效果。
整个活动层次清晰,层层推进,幼儿很感兴趣,在操作活动中尝试、观察、比较,发现并得出结论。
小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:
1、知道捉迷藏游戏中可能会发生的危险。
2、了解如何避免捉迷藏带来的伤害,学习保护自己。
3、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,体会与同伴交流、讨论的乐趣。
4、愿意交流,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重难点分析:
重点:知道捉迷藏游戏中可能会发生的危险
难点:学习保护自己
活动准备:
幼儿安全用书
活动过程:
1、会发生什么危险
(1)出示图片:
小朋友,你们喜欢捉迷藏吗?你会躲在哪里呢?来找找涛涛和文文躲在哪里?
(2)猜一猜:
躲在窗帘后面,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?
躲在阳台的柜子上,可能会发生什么意外?
躲在冰箱里对吗?为什么?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?
躲在床下面,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?
2、欣赏故事《花桌布》
(1)这天小动物们又开始玩捉迷藏的游戏了,这次会不会发生什么危险地事情呢?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了是怎么说的。
边出示图片边讲述故事。
(2)提问:在哪里玩捉迷藏?
躲在哪里?
A、差点没找到B、原来B躲在哪里了?
后来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?
3、游戏:小卫士闯关。
小朋友们说的真好,那老师要考考你们,和你们玩一个"小卫士闯关"的游戏,老师说出一种情况,请小朋友判断对或错,并进行抢答,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准确。
(1)捉迷藏时,可以躲在冰箱里。对或错
(2)在马路上捉迷藏。对或错
(3)在建筑工地附近捉迷藏。对或错
(4)捉迷藏时,躲在停放的汽车下面。对或错
教学反思:
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,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,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,我以为这会是好的,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,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,不过这是第一次嘛,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,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,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,这对于我来说 ……此处隐藏4234个字……事情,和孩子内心产生共鸣。)
5、 小熊脸上的睡意
小熊:艾利克斯玩好了“最后的战役”,他想到了最喜欢的小熊玩具,哈哈,就是我,他把我抱起来,你们猜猜看艾利克斯带我去哪里呢?
幼儿:带你出去玩、去吃饭了……
小熊:你们听听看艾利克斯对我说了什么吧?
教师用孩子的声音对着小熊玩具说道:“小熊、小熊,你在看什么?你困了吗?我从你脸上看到了睡意。”
幼儿学说语句:“小熊、小熊,你在看什么?你困了吗?我从你脸上看到了睡意。”
小熊:你们猜猜艾利克斯带我去哪里呢?
幼儿:床上睡觉
(评析:幼儿学说艾利克斯的语句可以让孩子产生共鸣,自己和艾利克斯是一样的。)
6、 爸爸妈妈的床很温暖
小熊:艾利克斯把我带到了床上,虽然很舒服,但是一点也不喜欢,因为是爸爸妈妈的床,我要回我自己的床上睡觉,艾利克斯。可是艾利克斯被爸爸叫走了。
爸爸说:艾利克斯,去浴室洗澡,把衣服脱了放在洗衣篮里,把你的玩具收拾好。
小熊:我想艾利克斯肯定是被爸爸叫去收拾玩具了,啊呜,我只能睡一觉了。
(评析:用小熊的身份讲述故事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,孩子们更感兴趣。)
7、我把我的小熊丢了
教师将小熊放到桌子上睡觉,什么声音?教师学着艾利克斯的声音哭泣。
幼儿:哭声
教师:谁在哭呢?我们来看看。
幼儿:艾利克斯
教师:为什么哭呢?
幼儿:被爸爸骂了,不听话……
教师:大家吃完饭准备睡觉了,艾利克斯感觉少了什么东西,就大哭起来了?他觉得少了什么呢?
爸爸:艾利克斯,你怎么了?别哭了。
艾利克斯:我把我的小熊弄丢了,他离家出走了。
幼儿用哭泣或者伤心地表情学说:我把我的小熊弄丢了,他离家出走。
(评析:有表情的学说语句可以渲染失去心爱玩具的悲伤,提升教育的效果。)
教师:你们知道小熊在哪里呢?
(评析:通过猜一猜让孩子想象一下艾利克斯哭的原因,让孩子们回忆小熊在哪里?可以考验孩子记忆力和观察能力。)
8、破涕为笑
小熊说道:艾利克斯,谁叫你把我放在爸爸妈妈床上,你应该把我放在我自己的床上,这样你就找得到我了。
艾利克斯:我知道错了,以后我一定不乱放了,我会把你放在你一直呆的地方。
艾利克斯抱着小熊破涕为笑。
三、情感迁移,培养习惯。
1、教师小结。
教师:有一些小朋友拿玩具的时候很快很开心,收拾的时候就不情不愿了,还有人乱丢也不捡起来,这样对不对?艾利克斯他差点把心爱的小熊丢了,现在他可不敢乱丢玩具了,会放整齐了。你们会吗?
2、教师提问,幼儿回答。
教师:那我来考考你们,我们的蜡笔应该放在哪里?橡皮泥、衣服、书、茶杯等。
幼儿用手指出方位即可。
3、表扬。
教师:你们都知道东西放在那里,很厉害的,但是最厉害的小朋友不但知道还会做到,你们能做到吗?
幼儿:能。
教师:好,老师相信你们,现在就请你们把教室里没放好的东西去放放好。
活动反思:
《放整齐》是一本知识性绘本,以培养幼儿日常生活习惯为教育目的的绘本。此次活动主要是教师指导性的观看阅读图片,把绘本里的内容一页一页的展现给幼儿。用生活中的小事,通过通俗移动的对话形式展现了故事的情节。绘本的画面清晰丰富,内容真实朴素,生活中的小事贴近幼儿生活,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,开拓了幼儿的思路,引发了幼儿语言表达的动机。让幼儿在一本绘本中不仅了解了文字讲的故事,还知道了阅读书本的顺序,一页一页的往后翻,也出不知道了封面的意义,提示我们故事的内容和主人公,以及文字与图画两者结合所产生的故事。最后让幼儿从绘本中走出进入生活,说说自己的玩具,收拾玩具的意义,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和收拾的习惯。虽然故事内容比较长,环节较多,但是由于是生活中的内容,孩子们还是很能接受故事情节的发展。
小百科:大小长短差不多出苗整齐。
小班教案 篇8【设计意图】风、雨、雷、电这些自然现象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。遇上下雨天,孩子们大多只能在室内活动,有的孩子便抱怨,下雨天太不好,不能让他们在外面游戏、追逐和玩耍;而望着外面的雨,孩子们又有一种冲动,想去接接雨滴、在小雨中奔跑、踩踩地上积的雨水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,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,让其初步了解雨,感受雨带来的乐趣,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,让幼儿在雨中嬉戏、玩耍,充分地去感受、去观察、去发现,培养他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事物,让他们体验到发现的快乐。
【活动目标】
1.引导幼儿在雨天里寻找快乐,体验和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。
2.使幼儿通过和小雨一起玩,初步了解雨。
【活动准备】
1.教师事先了解天气情况,选择一个小雨天进行此活动。
2.幼儿自带雨伞、雨衣、雨鞋等雨具,并学会使用这些雨具。
3.幼儿每人带一个废旧的盒子、杯子、瓶、罐等盛雨水的容器。
【活动过程】
1.让幼儿谈谈雨天的感受,说出喜欢或不喜欢下雨的理由。 师:你喜欢下雨天么?为什么?
2.幼儿讨论雨天里能做哪些好玩、有趣的事情,想出既淋不到雨,又能和雨一起玩
的办法。
(1)幼儿到小雨中和雨一起玩。
①幼儿自己穿上雨鞋、雨衣,打开雨伞(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),到雨中自由玩耍(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独自玩、两三个人或几个人一起玩),教师进行观察。
②在幼儿充分感受、自由玩耍、观察发现的同时,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。例如:雨是怎样落下来的?落在那里?落到的地方变成什么样了?将雨伞转圈,伞面上的雨水会怎么样?尝试伸出小手去接接雨点,看有什么感觉?手会怎么样?用小脚踩踩地上积的雨水等等。l
③幼儿讲讲自己是怎样和小雨一起玩的,以及在雨中有什么样的发现。
师:刚才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很开心地和雨一起玩,而且有很多发现,我们来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。
(2)幼儿再次和小雨一同玩耍。
利用辅助材料――盛水容器,进一步和雨玩耍,如“雨点在歌唱‘收集雨水”等游以往遇到雨天,教师便组织一些室内活动,一般只想到雨天带来的不便,而忽视了.为教育作用,甚至在孩子们被雨所吸引,注意力转移,想去和雨玩耍、想去尝试时还去制止他们。本活动却充分利用了我们身边常见的自然现象,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,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,通过看、听、摸、踩等多种尝试,让孩子在愉快的玩耍和自我探索中了解雨。
教师可以根据雨的大小不同(如大雨、中雨、小雨、毛毛雨等),将活动进行两次甚至三次,让孩子们在尽情玩耍的同时,积累更丰富的生活经验。当然在狂风暴雨及雷电的天气是不宜进行此活动的,但可以引导幼儿讨论这种天气带给人类的好处和危害。